為期三個月的台灣武術研習營即將進入尾聲了,此次的武術教學課程除了培訓武術人才外,更重要的就是希望能把西螺大橋旁的圓形大廣場變成一個武術的中心點,讓分散在各地練武的人能集中到此地練習,進而帶動整體的武術風潮;西螺自古就有相當深厚的武術文化背景,是台灣武術的根本源頭,若中國武術的代表是少林寺,那麼台灣武術的代表就是西螺。這次的武術研習營在年輕一輩的武術新血身上,主要是以訓練對打為主,目的就是要讓西螺的武術再次的重新紮根並連結起百年前無數先民們所留下來的精緻技巧,使真正的Gung Fu能在年輕一輩的身上展現而出,將口耳相傳的傳說變成一幅幅真實的畫面,讓「武術」能聽得見,也能看的見。其實對打要打的好,並不是說要經歷過幾百場幾千場的搏鬥才行,最重要的是必須明白一個觀念:守中用環。一開始要學的就是要知道如何顧好自己不被打到,懂得守後,就開始學習進攻的方法,進當如何進,退當如何退,什麼時候是得機,什麼時候是得勢,久而久之,進退敏捷,知覺靈敏,技術純熟也就能善於戰鬥了。
對於拳套教學方面是以拳母為主,拳經曰:「拳若要好,三戰裡面討。」三戰所指的就是拳母,金鷹拳的拳母很簡單,來來去去就一個動作在練,這個動作是整個金鷹拳的機樞所在,金鷹拳在用「把把不離鷹抓」這個動作在練的就是鷹抓,老師傅說:「拳母就用不透了。」是因拳母的動作雖然簡單,但是用起來卻變化多端啊!
學習武術的最大目的在於「修身」,白鶴拳經曰:「主為修身兼養性,朝夕勤練百年身。」要有健康的身體以及延緩老化的方法就在於此;台灣武術金鷹拳以『哲學』、『力學』為基礎,參于『醫學』的輔助而成,是一門台灣所獨有的優秀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