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台視記者王傳文採訪教這個,我認為台灣的一些年輕人對自己的文化非常的鄙視,看到自己的文化好像有仇,一講到自己的文化,都講不科學什麼、不什麼的,其實人體一半是科學一半不是科學;92年那時候,我在我家後面練練練……那時候我50歲,我在想說我現在50歲有辦法練,如果60歲、70歲、80歲我怎麼辦?後來我就把它放很鬆下去練,結果啊!練完以後很累,累的要命,我才曉得人體不是科學,放鬆練這一部分不是科學;所以你要練功夫,就像佛陀講的:「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不是實的也不是虛的,你如果是實的就著了像,你如果是虛的就落了空,著了像或落了空都不行;以前我們在練拳,我爸他們都這樣說:「練拳就好像有又好像沒有。」這是一個秘訣,這是最主要的,就跟佛陀講的不著了相,不落了空一樣。很感慨,台灣的年輕人或者有成就的人他們很鄙視自己的文化。
文/Mr‧凱
我相信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一定都認為傳統的文化是封閉、是愚蠢、是沒用的;我們讀孔子、老子、莊子,會被人認為我們頭腦有問題,我們看佛經,在別人眼裡就是怪咖,其實我們一直沒去思考過這些古代的哲學理論能相傳幾千年不斷,就一定是有它的過人之處。
哲學理論就是古代人研究人的行為後所建立出來的,而武術也是人類行為的一環,古時候,人要生存就要跟猛獸搏鬥,人的群聚體要強大,就要跟人搏鬥;古代先賢們根據人們搏鬥的行為建立起一套修練身體的法門,這個就叫作「武術」。我們練武在追求的都是力量,要有力量才有辦法與人搏鬥才能戰勝敵人,可是人一老力量、體能都會不斷的衰退這是完全沒辦法避免的,寶師說:「其實武術是越練越差不是越練越好,人老了就是不行。」如果說我們練了數十年的功夫卻因為年齡到了功夫就消滅怠盡,那我們追求的這個武術,不就注定了是一場空嗎?
寶師說:「人老了功夫要行,就要懂得放鬆下去練,練沒有力量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