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金鷹拳二蹀頭用法示範與講解

文/Mr‧凱 影像/西螺寶師 Mr.凱 鄭荃寅



二蹀頭是金鷹拳的第四套拳,是在原本一蹀的基礎上在將上一個甩手肢的動作,這個動作十分的注重身體的浮沉,即如阿善師家裡的對聯所說:「少年來去修身體,能知浮沉走四方。」浮沉意思就是身體的起落,是使用身體力量的方法,若能知道這種方法就能出門去闖蕩了。





這部影片是在十分倉促的情況下拍攝而成的,所以視角可能拍得不是很好,影片一開始所演示的就是金鷹拳中的二蹀頭套路是由我所打的,金鷹拳基本拳套為七蹀十五套另有蹀外為後來所編,一套拳中分蹀頭跟蹀尾,老師傅說:「蹀頭蹀尾,自頭蹀(打)到尾。」做用法示範的是西螺寶師,他今年已經58歲了,但是發拳打出來的力量還是相當的驚人,王宗岳太極拳經講:「觀耄耋能御眾人。」黃帝內經講:「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這些就是練習拳法所能出現的現象。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墊步三連手解析

文/Mr.凱

影像/西螺寶師


墊步三連手是一個常見的招式,在許多拳法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當然金鷹拳也不例外;它是一個簡單好用的招式,三手連環滾入,守住本身中線,且一節一節的滾進對方身體,迫使對方敗勢無法反擊,最後在打一逆步拳發勁攻擊敵方,形意拳經說:「拳打三節不見形」即是如墊步三連手般的由手→肘→肩一節一節的滾入控制住對方,墊步三連手控制對方之法又有一拳經云:「左右一邊站,單臂扣雙肱」此招不僅易學易用實戰性強,又兼具守中用環,身法、步法、手法的完全運用,許多拳法運用的道理都可以從墊步三連手中參悟而出,所以能在許多拳法中看見墊步三連手的身影,就可以明白此招式的重要性。




第一手:



由右腳與右手配合,踩一墊步,此墊步通常為玉環步,這一步可以前進也可以後退,可視對手之體格、力量、距離而定,此一手接觸到對方的那一瞬間即為得機,可順勢滾入。



第二手:

由第一手接觸到對方滾入,第二手隨即順其勢追第一手之後連環滾進,第二手之進入必須配合左腳的進步來達成效果,左腳的進步就是要扣住對方的腳使他沒辦法後退,手由中線滾入後要完全伸展而出扣住對方的身體,這邊要特別注意的是要造成對方的敗勢,自己的身體一定要撐開,要用身體的力量去扣住對方的身體這樣才行,不然要純靠手的力量讓對方敗勢效果很有限,如果身體的力量用運得當到即可讓對方倒地,不須出到第三手。




第三手:



第三手其實是墊步三連手中最簡單的一手,因為這一手只需合全身之力打出一逆步拳即可,打正拳、平拳、出掌都可以,全靠用者本身決定,無一定限制。





動態影像:



用法示範: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金鷹拳的價值

文/Mr.凱


金鷹拳的價值

一、 金鷹拳為何如此珍貴?

金鷹拳最珍貴的地方就在於金鷹拳的練法能快速的培養出功力,又不牽動到肌肉組織,也不必如同一般拳術一練就要四、五十年,還不見得能出的了功夫,習金鷹拳不做肌肉式的鍛煉,例如:重量訓練、伏地挺身、用肌肉抗打……等,因為金鷹拳本身在練不是在消耗肌肉的能量,而是在溫養肌肉,平時練習是在練蓄勁,也就是儲存能量,黃帝內經素問卷-上古天真論: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吸呼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又云: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金鷹拳的訓練方式與練習後的現象完完全全與黃帝內經所載的相符相合,故金鷹所傳法,此法真實不虛。

二、 金鷹拳對於其它拳術的功用

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的拳術,功力都很難培養,導致傳統武術給人一種軟弱而不堪使用的觀感,出個拳連最基本的功力都打不出來無怪乎會遭人質疑了;金鷹拳即如同一塊肥沃的土地,可讓功力訓練上有所缺陷的拳術在這塊大地上吸取養分,以補無功力之缺憾,或許有人會有疑問說:這是金鷹拳的勁,又不是太極拳的勁,也不是八卦掌的勁,怎麼可以混為一談呢?其實人的身體都是一樣的,所以勁也就只有一種,即是本體勁,也就是諸多拳論所述的整勁,並非所練拳術有所不同,勁就會不相同,所以金鷹拳之功法,能滋養諸多拳術也。

三、 真正能用的對戰技術

傳統拳術常常講的是一套,動起手來又是另外一套,最有力的證據就是YouTube上吳公儀與陳克夫的擂台戰,雙方皆為出名的武術大師,動起手來卻如同沒練過武術般的瞎打,而金鷹拳對打最忌諱的就是你一拳我一拳的大力換小力,莊子曰:「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此即守中用環之理,程老師說:「對打最難練在於防守,拳要能守的好,讓對方都打都打不到。」所以金鷹拳對戰最初即是練「守中」要把自己先顧好,在去攻擊對方,攻擊即是「用環」;金鷹拳於體:輕靈鬆軟外柔內剛,以氣催功,於用:飄身如絮輕變化,一觸如飆風閃電。

四、 金鷹拳是對岸拿不走的拳法

台灣拳術種類繁多,幾乎整個中國的拳術都集中在這裡了,但是不論發展那一門,最終還是中國的武術,最後得利的會是中國,不會是台灣;但是金鷹拳就不同了,因為這是台灣才有武術,以後的台灣不論是獨立還是統一,都需要有一個能代表台灣的武術,即如同廣東的洪拳、山東的螳螂拳、山西的形意拳……等,而台灣就是金鷹拳。